灵活用工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原因都有哪些?

未来工作研究院
2022-09-07

导读

伴随着“企业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以及新冠疫情的刺激,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面临着社会雇佣格局的变迁与企业雇佣模式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用人成本的增加和雇佣关系的变化,使得“多元化雇佣”成为长期趋势,这种趋势不仅意味着企业管理方式的调整, 更意味着灵活用工已然成为了一种新的用工趋势。

伴随着“企业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以及新冠疫情的刺激,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面临着社会雇佣格局的变迁与企业雇佣模式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用人成本的增加和雇佣关系的变化,使得“多元化雇佣”成为长期趋势,这种趋势不仅意味着企业管理方式的调整, 更意味着灵活用工已然成为了一种新的用工趋势。

一、互联网技术发展

在互联⽹、移动互联⽹、 ⼤数据、⼈⼯智能、VR、物联⽹、云计算等技术的催化下,固定的办公地点、办公时间、⼯作岗位已不再是劳动者的必要选项,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的⼯作时间、地点、⽅式更加灵活,使得在线⼯作和交流成为现实。同时,互联⽹技术使供需匹配成本和交易成本进⼀步降低,极⼤推动了企业由传统零⼯向互联⽹数字灵⼯需求的转变 。

比如:信息流的出现,降低了企业寻找⾃由服务提供商的成本;知识⼯作的数字化使评估更客观,不仅更容易获取更可靠的客户反馈和评级,且更容易创建基于绩效的合同;快速发展的⼈⼯智能算法能将需求与具有适当技能的个⼈进⾏匹配;Slack 等产品能显着降低协作成本;区块链等⽀持智能合约的技术可以显着降低签约成本;还有越来越多的在线⼯作平台为数字灵⼯的供给和需求⽅提供渠道。

二、共享经济蓬勃

共享经济作为⼀种新型的经济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就业模式,催⽣了⼤量的灵活就业岗位,有很多劳动者以临时⼯、兼职等形式参与到了共享经济中。根据《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为29,420亿元,2019年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达到32,828亿元,同比增⻓11.6%,⽽且预计未来三年的年复合增速10%以上。其中,知识技能领域在2017年的市场规模为1,382亿,在2020年已经达到4,010亿,同比增速30.9%。

随着共享经济中知识技能分享的逐渐普及,零⼯经济也出现了更多技能、 知识、内容等无形产品的分享。其中,专业技能领域可以为有专业技能的⼈才和有需求的企业雇主匹配各⾃需求。在共享经济的推动下,传统就业模式向依托互联⽹的灵活就业模式转变,知识共享经济的兴起也带来了⼤量的数字灵⼯。

三、就业观念改变

随着⽂化多元性的发展,Z 时代渐渐进入就业市场,新⼀代的就业观念发⽣了很⼤变化,择业标准以创新、个性、崇尚⾃由⾃我、价值实现等为主要衡量因素。在⽂化观念⽅⾯,对⼈⼒资源供需市场产⽣颠覆性的改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灵活就业⼈员的占比越来越⼤,许多劳动者选择成为⾃由职业者或兼职⼯作者。

四、提高收入意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房价、教育等消费⽀出⽔平⽇渐提⾼,城市⽣活成本也⽇渐增⾼,越来越多中低阶层选择依靠打零⼯的形式提⾼经济收入,甚⾄很多全职⼯作⼈员也会选择以零⼯⽅式补充收入。此外普通家庭负担不断加重,老⼈的赡养成本、孩⼦的教育成本都在⼤幅上升,特别是⼀线城市,同时做⼏份⼯作的情况⽇益普遍。

五、疫情加速变化

2019 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加速市场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改变了⼈们的⼯作⽅式,尤其加速了远程⼯作和线上互动,加速了中国数字灵⼯⽅式时代的到来。根据MobTech⼤数据,2020 年春节复⼯期间中国就有超过4亿⽤户使⽤远程办公应⽤软件。

报告显示,2020 年第⼆季度(疫情在美国爆发后不久),线上⾃由职业职位招聘信息发布量增加了41%。在⾃由职业者平台Fiverr上,仅 2020 年第⼀季度,由于越来越多的客户在⾃由职业项⽬上投入更多,平台客单量同比增⻓了44%。

远程办公通过打破⼈际接触距离的限制,重塑了原有的⼯作⽅式,实现了企业线下与线上业务的有机融合。疫情加速了远程办公⽅式的发展,是知识技能类⼯作数字化的关键点,许多公司被这种模式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的节约所吸引;

新的用工模式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数字灵工雇佣不仅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满足了企业阶段化短期化的用人需求。而且企业可以轻松利用其专业知识,形成了一支具有不同背景和观点的多元化员工队伍,找到高质量的人才。